您好,欢迎来到易教网社区登录 | 注册 中考 | 高考 | 奥数 | 英语 | 作文 | 幼教 | 家教  
 
 当前位置:奥数网> > 2010小升初> 中考高考在即,家长比孩子更焦虑 请输入关键字:

中考高考在即,家长比孩子更焦虑

http://www.yiaoshu.com - 发布时间:2010-04-08 - 所在栏目: 2010小升初

高考、中考日渐临近,考生和家长都进入了紧张的“备战”状态。面对巨大的考前压力,不少家长和考生都选择通过心理咨询的方式进行缓解。

  记者调查发现,待考前夕,家长的焦虑情绪甚至比应考学生更为严重。

 

孩子备战大考家长先“焦”

  家住崇文区的王女士是一名应届高考生的家长,想起孩子即将面临高考的人生转折,她就有些坐立不安。“心脏怦怦猛跳,有时甚至两眼发黑。”王女士说,晚上躺在床上就像是在烙饼,翻来覆去睡不着觉,甚至连头发都成把地脱落。“儿子平时成绩很好,可我做梦总梦见他忘填高考答题卡。”黑着眼圈的王女士忧心忡忡地说,“高考虽说是孩子自己的事,可我觉得自己比他还紧张。”

  王女士曾试着把心里的想法和儿子沟通,可孩子却责备她“想得太多”。为了不给孩子带来心理影响,王女士便来到回龙观医院接受专业的心理咨询。

  考前焦虑咨询家长逾九成

  回龙观医院门诊部主任医师冀成君表示,王女士的症状是典型的“考前焦虑”,这种状态困扰着大部分前来咨询的考生家长。

  冀成君向记者介绍,近一个月以来,平均每天都有近20例关于考前焦虑心理的咨询。据初步统计,相关业务量较之前几个月增幅至少在10%以上。“因为应考学生的注意力都投入在紧张的备考当中,倒是考生家长纷纷出现焦虑状况。”冀成君医师说,前来咨询的家长占到咨询总量的九成以上。

  随后,记者又从安定医院、北京青少年心理服务中心和燕园博思心理咨询中心等市内6家心理咨询机构了解到,随着考试季的临近,4月份关于缓解考前焦虑和释放心理压力等问题的咨询量均有所增加。

  其中,博爱心理咨询中心相关业务量的增幅达到了50%,而其中大部分进入门诊进行考前咨询的都是备考学生的家长。

  面对焦虑情绪避免入误区

  博爱心理咨询中心首席专家孙欲晓教授告诉记者,在考试前产生某种程度的紧张情绪属于正常现象。

  有适度的紧张,才能发挥正常水平。但在判断是否患有考试焦虑症时,有两种误区需要分清。

  一种是学生或者家长只要感觉到压力,就怀疑患了考试焦虑症,越怀疑就越紧张——这样形成一种恶性循环,反而不利于考试发挥。

  中高考前产生轻微的焦虑症状也是对考生本人的一种动力,能促使其更好地投入到紧张的备考状态中。

  另一种情况是错误地认为一点都不紧张的人,才是一个考生最好的状态。

  孙教授告诉记者,丝毫没有焦虑情绪的考生大部分都是对考试抱放弃态度的学生,也需要家长的关注。

  专家支招儿

  法制晚报(以下简称fw):考前家长应该怎样与考生沟通?

  冀成君(回龙观医院门诊部主任医师):家长与考生交流时,应以鼓励为主,不要给孩子施加压力,比如“全家的希望都在你身上”、“如果考不上,就会怎样怎样”这类的话不要说,尽量避免制造紧张气氛的“考试话题”。

  此外,家长对考生的关心要适度,给考生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。在考生面前,家长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,避免焦虑传染。

  fw:考生压力过大怎么办?

  冀成君:首先要结合考生的实际情况,确定客观的考试目标,劝导考生放松心理,做到从外界给孩子营造一个相对轻松的环境。

  而对于一部分情绪过于紧张的考生来说,则更应该由家长协助他们来缓解压力,例如进行一些诸如下棋、打球等有益身心的课余活动,适当地进行心理调节。

fw:怎样判断考生产生了“考前焦虑”?

  孙欲晓(博爱心理咨询中心首席专家):如果考生在每次模拟考试中出现大量出汗、手脚冰凉或听见其他考生翻阅卷子就产生焦躁情绪时,就应当及时做专业的心理咨询,正确引导个人心理情绪。

 


fw:最后一个月家长应该如何正确督促考生备考?

  孙欲晓:临近考试的最后一个月,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已构成了自己的知识网络体系,这个时候重要的是查漏补缺,适度放松。

  家长应当协助孩子做好休息工作,切莫让孩子再熬夜学习。

  如果长期熬夜,生理思维活跃时段集中在了晚上,而考试都是在白天进行,所以此时学生家长应该帮助孩子调整时差。

 

版权所有:奥数网  京ICP备10209629号-15

联系电话: 010-51657802 51267892 62017292 传真:010-51267892

地址:北三环安贞桥东蓝宝商务大厦二楼201室(环球贸易中心正对面)